实验室氧气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室使用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防止火源:氧气是一种促进燃烧的氧化剂,因此在使用氧气时要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并注意远离火源和点燃源。

2. 避免物质混合:使用氧气时要注意与可燃或易爆物质的分离,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也要避免与油脂、脂肪等可燃物质混合,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3. 使用正确的设备:在使用氧气时,应确保使用专门设计用于氧气的设备和配件,并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氧气容器和管道必须承受高压,要经常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并确保无泄漏。

4. 储存和操作安全:氧气应储存在干燥、通风且远离火源和易燃物质的地方。存储和操作氧气时要注意防止过度压力和过度热量,避免引起泄漏、爆炸或火灾等安全问题。

5. 不得吸入纯氧:氧气是高浓度的氧气,不应直接吸入纯氧,因为高浓度的氧气有毒。在实验室中应使用氧气混合气体,以确保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6. 注意装卸和运输:氧气容器的装卸和运输要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操作安全。禁止从高处抛掷氧气容器或使用暴力碰撞或冲击。

7. 坚持安全实验操作:在使用氧气进行实验时,要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总之,使用氧气时务必要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程序,保持高度警惕并严格控制氧气的使用和操作。


氧;氧气;oxygen
国标编号 22001 CAS号 7782-44-7 分子式 O2 分子量 32.00 无色无臭气体;蒸汽压 506.62kPa(-164℃);熔点 -218.8℃;沸点-183.1℃;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密度:相对密度(水=1)1.14(-183℃);相对密度(空气=1)1.43;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11(氧化剂);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碘量法(GB7489-89) 电化学探头法(GB11913-89)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质量标准(mg/L) I类≥饱和率90%;Ⅱ类≥6;Ⅲ类≥5;Ⅳ类≥3;Ⅴ类≥2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Views: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