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实验室废液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05
2025 - 11
一、总体目标与适用范围 目标:对园区内所有可能引起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环境/社会影响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定性/定量评估、分级登记并实施分级管控,形成动态风险台账并纳入应急与监管体系。 适用对象:入园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储存与装置、危险化学品库存、关键输送管线、危废场所、集中危险作业区、可能发生连锁/多点事故的区域等。 二、风险识别要点(要全面) 物质类:危险化学品名称、CAS、SDS、物相、最大/...
05
2025 - 11
一、总体原则(判定思路) 以“最不利影响原则”进行分级:若某物质或工序同时具有多种危害(如既致癌又有急性毒性),按最严害类别确定最终级别。 优先参考权威数值/分类:GHS急性毒性类别、NIOSH IDLH、国家/地方职业暴露限值(OEL、TLV、PEL)、IARC致癌等级、GHS致敏/致畸/器官毒性分类、AEGL/ERPG短时间暴露标准等。 若缺少权威数值,采取保守原则(向更高危级别归类),并在风...
05
2025 - 11
一、总体思路 毒性按“急性吸入毒性/毒性阈值”与职业/公众暴露限值分级(参考GHS、IDLH、ERPG、TLV/PEL等指标); 爆炸危险按“可燃/可爆性(气/蒸气)”或“粉尘可爆性(固体)”分级,结合LEL/UEL、闪点、自动点火温度、Kst等参数,并考虑氧化性/自反应性; 分类结果直接决定工艺控制、隔离与安全装置(惰性化、通风、泄压、报警、爆炸隔离/抑爆等)强度。 二、毒性危害分级(建议4级)...
05
2025 - 11
一、总体说明(监管原则) 重点监管对象:高毒、强腐蚀、强氧化、强还原、易燃易爆、自燃、遇水放出有毒气体、容易自聚/分解释放能量、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或在事故中造成严重后果的化学品及其制备/储运环节。 监管目标:消除重大隐患、避免扩散影响、保障人员健康与环境安全。核心要求包括批准/备案、定点储存、限量管理、在线监测、应急能力及信息公开。 二、重点监管化学品分类与典型品种(含监管要点) 易燃液体(含挥发性...
05
2025 - 11
一、总体说明 重点监管对象:具有高能量/放热失控、能产生剧毒气体/中间体、使用高毒物质或强氧化/还原剂、含有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风险、含有易自聚/自降解中间体、规模化或周边影响大的生产工艺。 监管目的:防止工艺失控、毒性外泄、火灾爆炸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监管措施包括许可审批、工艺设计审查、风险评价(HAZOP/LOPA等)、现场检查、应急演练与环境监测等。 二、重点工艺类别(含示例、主要危害与...
30
2025 - 10
一、定义与法律依据 定义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21版)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导则》(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涉及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危险源等级标准,存在较大事故风险的单位或场所。 法律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导则》(GB 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技术规范》(GB/T 3606) 《生产...
30
2025 - 10
一、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工人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物质,包括化学品、粉尘、气体等。 二、危害分级的目的 明确毒物的危害程度,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指导职业卫生管理和风险评价。 满足法规要求,保障劳动者健康。 三、主要依据标准和法规 《职业性接触毒物分类目录》(GBZ 110) 《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品分类目录》(GBZ/T 300系列) 《危险化学...
30
2025 - 10
一、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13690-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 《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版)》 《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管理规定》 《医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各地具体细则) 二、化工行业安全监管分类 1. 按危险化学品...
30
2025 - 10
一、依据法律法规 在中国,危险化学品的界定主要依据以下法规和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明确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和分类。 《危险化学品名录》(由应急管理部发布) 列明了被认定为危险化学品的具体品种名称及其分类。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13690-2009)及《危险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30000系列) 依据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危害程度对其...
30
2025 - 10
一、硝酸的危险性概述 硝酸(HNO3)是一种强酸,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 未稀释或高浓度硝酸属于危险化学品,通常分类为腐蚀品和氧化剂。 根据《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浓度较高的硝酸一般属于危险化学品。 二、具体判断依据 浓度和性质 纯硝酸或高浓度硝酸(如浓硝酸68%以上)肯定属于危险化学品。 低浓度稀释硝酸的危险性显著降低,但仍具有腐蚀性。 标准溶液状态 0.1 mol...
微信订购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