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溶剂需要使用安全瓶盖

乙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能稀释或溶解许多有机物质,故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因此,乙酸溶剂需要使用安全瓶盖来避免蒸发和溅出,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此外,为了避免与其他实验药品发生反应,保存乙酸的容器还应该标明其成分和过期日期,以便进行正确有序的管理。

乙酸;醋酸;冰醋酸;Acetic acid
国标编号 81601 CAS号 64-19-7 分子式 C2H4O2;CH3COOH 分子量 60.05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蒸汽压 1.52kPa/20℃;闪点39℃;熔点16.7℃;沸点118.1℃;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密度:相对密度(水=1)1.05;相对密度(空气=1)2.0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于制造醋酸盐、醋酸纤维素、医药、颜料、酯类、塑料、香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LC505620ppm,1小时(小鼠吸入);人经口1.47mg/kg,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g,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200~490mg/m3×7~12年,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300ppm(3小时)。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mmlo/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00mg/kg(18天,产后),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0):400mg/kg(1天,雄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水质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1mg/m3(最大值) 0.003mg/m3(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 污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2.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Views: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