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支持:
    137 5189 8345

容量瓶的安全使用

容量瓶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精密仪器,主要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为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必须遵循容量瓶的安全使用规则。以下是对容量瓶安全使用的详细说明:

一、使用前的准备
检查与检漏:

在使用容量瓶之前,务必先进行漏气检查。向容量瓶内注入约半瓶水,塞紧瓶塞后,用右手食指紧压瓶塞,同时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置(瓶口朝下),观察是否有水漏出。
若初次检查无漏水现象,则将瓶正立并旋转瓶塞180°,再次倒置检查。若两次检查均无漏水现象,则可确认该容量瓶不漏水,符合使用标准。
清洁与干燥:

经过检漏确认无误的容量瓶,需进行彻底的洗涤。使用洗液充分清洗容量瓶,以去除任何杂质。
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容量瓶,确保洗液残留被彻底清除。
再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直至内壁不挂水珠,方可认为洗涤干净。
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直接溶解:

不能在容量瓶里直接溶解溶质。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再转入容量瓶中。
准确转移与洗涤:

将溶解后的溶液小心转移到容量瓶内,转移时需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引流过程中,确保玻璃棒一端紧靠容量瓶颈内壁,避免溶液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为确保溶质能完全转移至容量瓶中,需用溶剂少量多次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全部转入容量瓶内。同样,转移过程中仍需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
定容与摇匀:

向容量瓶内继续添加溶剂,直至溶液液面距标线约1厘米时,改用滴管逐滴加入,直至液体的弯月面与标线恰好相切。
将容量瓶的瓶塞紧密盖好,通过倒置和摇动的方式,确保瓶内的液体能够均匀混合。
静置与读取:

静置片刻后,若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无需在瓶内补充水分,以免降低所配制溶液的浓度。这是因为液面下降是由于容量瓶颈部润湿所导致的自然现象。
读取容量瓶中的液体体积时,视觉角度应与刻度线平行,确保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三、使用后的处理
及时清洗: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容量瓶,避免残留物对下次实验造成干扰。
妥善保存:

长期不用时,应洗净容量瓶,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张纸条,以防瓶塞与瓶口粘连。
四、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加热:

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热溶液应冷却至室温后才可倒入容量瓶中,否则会造成体积误差。
选择适当规格: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容量瓶规格,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容量瓶造成误差。
见光易分解物质的配制:

若配制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选择棕色容量瓶以避免光线对溶液的影响。
不要长时间储存溶液:

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可长时间储存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否则会侵蚀玻璃,使瓶塞粘住,无法打开。
综上所述,容量瓶的安全使用需要遵循一系列规则和注意事项。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容量瓶,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