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见的实验废液处理方法

五种常见的实验废液处理方法

与科研实验室不同,分析化学教学实验室废液的产生由实验课程的安排决定,时间相对集中,经常是五到六个班级同时上课,尤其是化学分析的滴定实验,短时间内会产生很多废液。
如果只是单纯的收集废液,便需要配置更多的废液回收桶,大量的废液存放在教学课堂内会形成安全隐患,增加安全风险。所以采取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及时处理实验废液,成为节约资源、消除隐患的首选方式。

1.酸性、碱性废液

目前对酸碱废液处理的普遍方法是酸碱中和处理。可以在清楚废液成分的前提下将酸碱溶液分开回收,等到处理废液时先将废液混合,用pH试纸或便携式pH计检测溶液至中性即可排放,若pH不达标,则继续加工业碱或浓酸进行中和处理,直至废液呈中性。

2. 铅铋混合废液

铅是剧毒金属,铋更是稀缺资源,价格较贵,铅铋混合废液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浪费资源,更危害环境。向混合废液中加入过量Na2S,产生黑色PbS和Bi2S3沉淀。沉淀经分离、水洗后,加入硝酸,加热进行消解,去除不溶物后,将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即可循环使用。

3.锰废液

高锰酸钾是基础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氧化剂,自然也会产生大量的含锰废液。这类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随饮用水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产生毒害[8]。实验室处理废液采用碱化除锰法处理含锰废液。将碱加入含锰废液中,调节废液pH至碱性,废液中的Mn2+转变成Mn(OH)2,Mn(OH)2迅速氧化生成稳定的难溶物MnO2,从而达到去除Mn2+的目的。

4.浓度低于排放标准要求的废液

实验过程中清洗玻璃仪器的洗涤液、水浴锅和真空循环水泵中的残液,化学含量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可直接排放。在仪器分析实验中,部分实验是对微量和痕量元素的测定,这些实验废液中所含元素浓度经测试若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可以直接排放。分类回收的废液经集中处理后,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后,也可直接排放。分析化学实验室常见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 1

表1   分析实验室常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分析实验室常见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mg∙L−1)
总铜 1.00
总铅 1.00
总锌 2.00
总锰 2.00
总铬 1.50
六价铬 0.50
总镉 0.10
苯酚 0.30
硝基苯 2.00
5. 综合废液

仪器分析实验所产生的有机废液主要为有机溶剂、有毒的芳香族化合物等,如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后产生的甲醇废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后产生的酚类化合物等。有机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经过不断的累积、储存,最后在生物体内富集,会危害人体健康。自主创新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废液成分更加复杂,难以预测。这些成分复杂的综合废液,如果在实验室环境进行处理,则耗时长、效率低,还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这类废液在收集过程中应根据废液性质做好分类工作,贴好标签,注明主要成分、贮存时间等信息,确保废液桶的密闭存放,储藏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最后交由有资质的企业统一回收处理。

Visits: 5624